中國歷史科
(一) 課程宗旨
- 認識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、人物事蹟、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面貌;
- 理解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,培養研習歷史的能力;
- 培養優良的品德,以及個人對國家、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、歸屬感及責任感;
- 培養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。
(二) 課程設計原則
- 初中修訂課程旨在提高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,並以「學生為本」的原則,加入學生感興趣的社會文化史課題,如兩漢通西域、婦女的生活面貌等,讓學習變得更立體、更吸引、更有趣味。
- 修訂課程將中國歷史組合為不同「歷史時期」,以學習重點將學習內容組織起來,從而騰出空間,加入一些有趣的新課題,並加強培養學生的歷史與思考技能,使學習變得更聚焦、更有效能,並為他們日後修讀中國歷史科或其他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奠定基礎。
- 為了提升學生對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,認識國家與香港的關連,修訂課程內容將按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,涵蓋相關的香港歷史,讓學生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,使學習變得更切身、更有趣味。
(三) 課程框架
中國歷史科(中一至中三)課程的目標在於讓學生:
- 整全地認識中國政治演變、民族發展和社會文化的基本史實;
- 採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及整理歷史資料,並以求真持平的態度分析及評價不同的史事,從而培養他們客觀分析與評價史事的能力;
- 理解不同史事的因果關係及相互影響,了解現今事物的由來、演變及發展趨勢,進而建立史識,明白歷史鑑古知今的意義;
- 研習與中國歷史相關的香港發展的重要事件,了解香港的發展歷程及其與國家發展的關係;
- 透過對中國社會文化發展、民族交往、中外文化交流、科技發明的認識,了解、欣賞及傳承中華文化兼容並包、開拓創新的精神,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及文化的情感,並能尊重及關懷不同的文化與傳承;
- 透過對歷史人物及史事的認識,培養學生優良的品德,以及對國家、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、歸屬感和責任感。
- 透過研習史事與採取不同的探究方法,培養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。
初中中國歷史科的課程架構︰
中國歷史科(中四至中六)課程的目標在於讓學生:
1.建構歷史知識:
- 了解中國政治歷史的面貌與治亂因由、社會和民族的發展狀況與演進關鍵;
- 掌握歷史與文化的承傳變化,從而對當前生活的背景有更深刻的體會。
2.掌握研習歷史的技能:
- 以歷史思維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相互關係、事態的演變脈絡等,從而深入了解歷史現象,並據此建構個人的史觀;
- 採用探究式學習的路向及歷史研習的方法,層層遞進,由理解至綜合,由解難至創造,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遷移,從而建立面對社會和人生問題時所需要的分析、判斷、應變及實踐等能力,以期在未來更具能力參與社會事務及處理個人問題;
- 運用各種探究方法整理史料,建立概念,以及藉著通暢的語言、文字表達學習歷史的成果。
3.培養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:
- 情智並重。在研習民族融和的過程、國家發展的歷史,以及歷史人物的言行時,在移情共感及獨立思考的過程中,提高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,建立優的品德和公民意識等;
- 兼容並蓄。通過學習中國與世界其他民族、國家交往的歷史,培養有容乃大的胸襟,懂得欣賞及尊重其他文化體系的特質與價值,以期在全球化的世界裏具有更廣闊遠大的視野。
高中中國歷史科的課程架構︰
〔必修部分〕
(I)「歷代發展」︰
甲部: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
自夏代至十九世紀中葉,包括周代分封、春秋戰國的政治與社會變動、秦漢的統治政策、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、北朝的漢胡融和、東晉及南朝的士族與寒門、隋唐治世、安史之亂與唐代衰亡、宋元的中央集權、明清的君主集權、清初的民族政策。
乙部: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
乙部自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,分為列強的入侵、改革與革命、民初政局、國共分合、抗日戰爭、國共和談與內戰、社會主義建設、文化大革命、改革開放、對外關係。
〔選修部分〕
(II)「歷史專題部分」︰
「時代與知識分子」,選取能洞悉時代轉變而作出積極回應的知識分子,研習他們的經歷,以觀察不同時代的歷史變遷。